根據艾瑞咨詢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整體交易規模達到7萬億元,同比增長46.4%。在電商浪潮的席卷下,越來越多的傳統線下品牌轉戰互聯網,但我們驚奇的發現,很多二線品牌的在網上的銷量和排名竟然都遠超過同類的一線品牌。二線品牌為何能夠如此迅速的崛起,互聯網是否是二線品牌顛覆一線品牌并在這個新興市場里創造奇跡的契機?帶著這個疑問我們采訪了資深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運營專家-寧波派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勵輝旻。
勵輝旻,知名互聯網人士,財富中文網特邀專欄評論家,2000年入行互聯網,曾任博洋家紡電子商務公司營銷總監,帶領團隊在2011年淘寶商城雙十一狂歡節單日銷售突破 4000萬,創造互聯網神話。
在陳述自己的觀點之前,勵輝旻首先幫助我們了解了兩個案例:
GXG:品牌創建至今剛三年,線下的覆蓋范圍僅限于江浙滬,線下業務的規模與美特斯邦威、杰克瓊斯無法相比,但它通過線上的運作,在淘寶上實現了飛速成長,二年時間就普升為淘寶男裝第一品牌。
博洋家紡:曾經是家紡中的二線品牌,2011年線下交易額為5億,與排名第一的羅萊家紡相去甚遠。但就在同年,博洋家紡發力線上運營,在淘寶集市、淘寶商城、京東、V+、蘇寧、當當、卓越等各網上平臺的業績全面領先羅萊,線上交易總額突破2億,已躍居為家紡品類互聯網第一品牌。
據勵輝旻分析,2011年中國網購市場已經步入成熟發展的階段,網購人群基數飛速增長,日交易額記錄不斷被刷新;更加開放的互聯網給了眾多品牌重新定義市場和競爭的機會,二線品牌超越一線品牌在互聯網上因此才成為了可能。
作為權威的互聯網營銷集團,也是國內最早從事電子商務戰略研究和互聯網營銷的專業機構,寧波派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派瑞威行,始終關注互聯網的崛起和發展。對于以上分析,勵輝旻根據集團公司的研究結論,又結合了自身多年的互聯網操盤經驗,總結出了如下的觀點,進一步印證了二線品牌在互聯網超越一線品牌的可能性。
(1)生存和發展:一線品牌在線下雖然具有壟斷性優勢,但在互聯網上這個開放體系下壟斷優勢將不復存在,借助日漸成熟的電商運營模式以及創新的營銷方式,二線品牌有機會快速崛起,快速發展的欲望也驅動著他們更迅速的在互聯網上采取動作。
(2)包袱和阻礙:一線品牌有著由分銷、經銷和專營模式所組成的強大線下運作體系,但在互聯網上這些體系反而成為包袱。比如羅萊,產品價格均由集團營銷中心統一制定,互聯網渠道豐富、高頻率的促銷手段便難以快速實現,同時,穩定固化的財務流程也難以與電子商務的財務運轉模式進行整合。
(3)人員和體制:一線品牌歷經多年的積淀,團隊和運營機制都較為成熟但也相對冗重。以太平鳥為例,重要人事任命多在既有高管團隊中產生,重大的激勵也更多側重于高管團隊自身,在公司整體的激勵體系上存在斷層,導致集體戰斗力的逐漸缺失;與一線品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面對重大的商業變革契機,二線品牌更加靈活也敢于引進職業經理人團隊,比如像寧波派瑞這種助力于傳統和電商企業在互聯網實現品牌崛起以及規模發展的專業機構,進一步構建完整的電子商務公司模式并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激勵機制,從而更有效的加速企業的發展。